小密圈的诞生:又一场知识变现的实验

谙年博客 互联网圈1 171阅读模式

小密圈的诞生:又一场知识变现的实验

知识变现是属于大 V 的游戏,所有人都这么想。无论是知乎 Live、得到还是小密圈,最受欢迎的永远都是那几个人。

「然而我不相信有绝对的权威,也不相信这种单方面的灌输能为我带来多么大的改变。」

说这话的人名叫 Laurence,他在有赞工作,平时主要负责互联网广告和商城服务等产品和推广业务。平日里,Laurence 都会花两个小时的时间去阅读科技新闻,「我每天会看大概几十篇文章,看的比较快,主要关注科技互联网圈的一些发展和趋势。」

2 月 17 日晚上,Laurence 第一次在朋友圈推荐了自己的小密圈,在自己的公众号里他这样写道:

「我会每天在这个圈子提供至少五条互联网科技方面的讯息,圈子成员也同样可以提供,不能保证都是最快的,但最重要的价值是圈内成员对于这些互联网科技事件的讨论和观点。」

小密圈的诞生:又一场知识变现的实验

第一天,80 人加入了,因为是付费圈,Laurence 因此赚了一万多。

但这样的顺利反而让他感到一种压力。

「这种机制就和得到一样,是在一次性赚够未来的钱,所以,作为圈主,你必须一直保持稳定且高质量的输出,这比运营一个自媒体公众号其实简单不了多少,而且,我有时会想,如果小密圈对于圈主没有筛选和控制的话,谁都可以建,岂不是很难把控质量?」

这些疑虑并非没有道理,但现阶段,小密圈还没能想到这么远,它目前还仍然只是一个替创作者连接粉丝、运营社群的工具。

一个文科生的两次跨界之旅

吴鲁加是小密圈的创始人,他非常相信凯文凯利提出的「一千位铁杆粉丝」的观点,即,任何从事创作或艺术的人,例如艺术家、音乐家、摄影师、工匠、演员、动画师、设计师、作家等,只要能获得一千位铁杆粉丝,就能够生活无忧,自由创作。

在他看来,小密圈就是一个为创作者连接铁杆粉丝的工具,这个工具应当既可以给社群中的人带来价值(知识、人脉、娱乐等),又可以给工具使用者带来利益(财富回报、知识沉淀、满足感、影响力等等)。

小密圈的诞生:又一场知识变现的实验

社群的好处吴鲁加深有体会,因为他就是在社群里认识了曹政、黄鑫、冯大辉等一众好友。

在投身于移动互联网创业大潮前,吴鲁加一直从事信息安全方面的工作,有趣的是,大学时,他学的却是一个纯文科专业,秘书与公关。

1997 年,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吴鲁加在喇叭厂找了一份销售的工作,为了方便记账,公司给他配备了一台电脑。

那时他对互联网就已经十分感兴趣了,公司电脑不能联网,他就自掏腰包为公司电脑连了网线。那时,每个月光网费就能花掉他 2000 多元,因为心疼钱,每次他都会迅速的打开十几二十个网页,断线看完一轮资料后,再打开十几二十个。

「那时每次上网都控制不住时间,因为我实在是有太多问题想知道了。」

就这样,靠着上网查资料,文科生吴鲁加一步步闯进了信息安全领域,并结识了许多圈内好友,那时 QQ 的前身 OICQ 都还没出现,大家就通过 IRC 来聊天(一种通过网络的即时聊天室)。

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极客社群,吴鲁加也是在这里认识了自己合作了十多年的创业伙伴,黄鑫,两个人打从认识起就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还和十几位朋友一起创建过一个信息安全网站,名为安全焦点。

小密圈的诞生:又一场知识变现的实验

黄鑫(左一)和吴鲁加

2005 年,黄鑫和吴鲁加在不同公司,两人都觉得做起事来颇有些内耗和制肘,就在电话里约好,如果一个月后,现在的工作还是没有任何改变,就辞职一起创业。然而,还不到两个礼拜,吴鲁加就收到了来自黄鑫的十几箱行李。

「黄鑫是真的把他整个北京的家都打包寄给我了,所以我也就咬咬牙直接辞职了。」

创业的最初两年,吴鲁加还是靠找朋友借来的 15 万过的日子。

但第三年,他们就靠一款名为铁卷的专门给电脑加密的工具获得了成功,直到去年,铁卷的销售收入还有 1000 多万,可见其生命力。

然而,2014 年年底,吴鲁加和黄鑫却放弃了这款如此稳定的产品而将目光投向了移动互联网领域。

谈及原因,吴鲁加说道:「这种感觉就像你已经做成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能带来持续的营收,你知道你肯定能靠它吃饱饭,但你又有了一点厌烦,因为另一半的世界已经翻天覆地了,你却只能守着自己的饭碗心痒难耐。」

并且铁卷这个产品本身也让吴鲁加不太舒服,「我觉得它在很大程度上有点违反人性,作为老板,我当然是不希望商业机密被泄露,但是,假如我从一开始就已经在所有员工的电脑里预装了这个东西,它是不是代表了我天然就不信任你?这种感觉其实很微妙,作为一个领导导向的产品,铁卷会让很大一部分员工对我们有对抗心理。」

用付费圈起一个社群

转投移动互联网后,吴鲁加尝试了许多方向,但数据都不理想,一次偶然的机会,好友冯大辉和他抱怨的一件事情激发了他的灵感。

彼时,冯大辉正在尝试搞粉丝运营,他先是做了一个名为「小道通讯」的邮件订阅项目,但过程很不顺利。

小密圈的诞生:又一场知识变现的实验

「第一要记录,第二,有些人打款之后会忘记填备注邮箱,这就给整理工作带来了困难,那时大辉有一个 Excel 表格,整理这个表格就花了很多功夫。」

「其次是工具的问题,大辉的每次推送都会包含一个退订链接,这个链接是但凡点击就默认退订的,然而很多订户使用的一个国产邮箱又有个安全机制,机器会事先打开邮件里所有的链接检查,然后,第一次推送后,所有该邮箱用户就都退订了。」

吴鲁加在想,彼时市场上已经有了几条知识变现的途径,包括在行的付费咨询,分答的付费问答,知乎的付费 live,以及得到的付费订阅。

而这其中,在行的一对一服务对 KOL 来说投入产出比太低;分答由用户主导的问题则限制了 KOL 的输出内容;知乎 Live 的模式相对较好,但用户和 KOL 的联系都是一次性的,话题也多以工具属性为主,缺乏实时性;得到一直秉承的都是让用户像皇帝一样接受 KOL 们的知识上贡,但实际用户和 KOL 的关系却是割裂的、仰视的。

那是不是可以为这些 KOL 们提供一种付费圈子的服务?将付费设为门槛,让这些大 V 们很容易的就筛选出自己最铁杆的粉丝,也让粉丝们能够体验一把和偶像同在一个圈子的快乐?

这就是小密圈诞生的灵感来源了。

说起来,吴鲁加和冯大辉的相识也很有意思,他们最早在 twitter 上认识,后来在曹政(caoz)的群里熟悉起来,那个群刚建的时候,所有人都是籍籍无名的小草根,但现在,按照 caoz 的说法,平均每个人的身家都翻了 100 倍,那里面有飞鱼科技姚建军,有创立了美图的吴欣鸿,有十几家上市公司,大多数人都在创业……

这样的社群其实就是 Laurence 所期待的那种。不管里面是否有大 V,重要的是,志趣相投的人们可以在这里无障碍地交流讨论彼此感兴趣的事情。而之所以选择小密圈,则是因为小密圈采取的类朋友圈式的呈现模式会促使人们发表言论前先经过一轮思考,这也就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闲聊。

而且与朋友圈不同的是,小密圈的圈主有权利对好的内容进行标签分类也有权利删掉没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就方便了圈主进行内容沉淀。同时,付费这个门槛也会筛掉一些对圈子话题没那么感兴趣的人,目前,小密圈付费用户的人均支付额是 143.8 元。

哪些人在用小密圈?

这一次,吴鲁加终于从小密圈的数据表现上看到了一丝星星之火,从去年 6 月到现在,小密圈的用户总数已经超过五十万,活跃圈子将近一千,周留存在 45% 到 60% 之间,七日里三天活跃的用户也有几万。

可以说,小密圈终于抓到了一个相对巧妙的点,通过大 V 的影响力在用户那里争取了更多的停留时间。

而这个巧妙的点就在于,多数人都有窥探心理,创业草根想知道行业大佬每天都在想什么、看什么,刚毕业的年轻女孩儿也想知道女明星的梳妆台上都放着哪些化妆品,这是一种人性天然对高维度的渴望。

而相比其他的知识平台,小密圈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人们的这种渴望,所以,即使有些大咖一天只发了几条没营养的心灵鸡汤,相信也不会有人对此不满,反而,这种模式其实会给用户一种在其他平台上感受不到的距离拉近感,类似直播,平时见不到的优质男女就在隔着一个屏幕的地方对你说话,你是不是也觉得离 TA 更近了?

来看看现在已经在小密圈上入驻的知名大 V 们吧,他们中有小道消息的作者冯大辉,也有前锤子科技的平面设计师许岑,有 caoz 的作者曹政,也有可能吧的创始人阿禅。最早一批大 V 基本都是吴鲁加的朋友,而后面入驻就都是通过朋友圈或是好友推荐自发尝试的中小 V 们了。

小密圈的诞生:又一场知识变现的实验

虽然目前这些大 V 们仍然都有在活跃的更新,但鉴于小密圈对于圈主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输出要求和激励制度,圈主本身也并非专业的培训人士,所以,用户如果期待能在小密圈获得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应该会失望。

但用户到底能在小密圈得到什么呢?吴鲁加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推荐内容:在圈主的专长领域,转发信息并作精炼简短的点评,与粉丝分享视野。
  2. 发布观点:在付费社群的私密环境中,圈主说话更放得开,从而也可以发一些略显犀利的观点。
  3. 回答问题:小密圈里用户可以向圈主进行免费或付费提问,刺激圈主创作。
  4. 主持活动:小密圈既然是一个社群,就是说社群内的大家一定是有一些共同点的,很多圈子都会定期主持线上线下的互动活动,刺激用户的参与感,提高他们的分享动力。

可以说这些内容仍然还是比较碎片的,但如果说你没有把小密圈当成一个进修课堂,而是像 Laurence 一样把他当成了一个和同好交流的地方,那这样碎片的内容就是合适的。

大教堂与集市

在采访中,吴鲁加多次提到了 Eric Raymond 的著名文章《大教堂与集市》,在他眼里,大教堂成本极高、美轮美奂,就像 Windows 和得到,而集市却是开放且多变的,就像 Linux 和小密圈。

「知识市场也同样是市场,任何人都能在这里摆摊,但有些人嗓门大,有些人东西好,他们自然能吸引来更多的围观者和参与者,这其实也是一种市场行为,我们只需要给圈主提供了一些基本的运营规则,其他就任他们发挥,最后市场是会留下最有价值的内容的。」

但另一方面,吴鲁加也承认,就现阶段而言,小密圈仍然不是一个适合普通用户积累影响力的平台,它甚至都没有设置广场或发现功能来供用户发现新的圈子。

「就像微信没有设内容推荐和分发一样,其实本质都是不想过度消费用户,如果你是冯大辉的粉丝,大辉在微博推了 20 次你看不到?不可能的,是这个圈子的人你总会看到的。但如果我们设了推荐,可能用户看到这个好,那个也好,一冲动就花了 600 多元加了好几个圈子,但其实他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在每个圈子里都活跃。」

简单的规则承载的是吴鲁加心中的集市梦想,但问题是,集市是没有马太效应的,虽然他也希望像 Laurence 这样以维系社群为主的中小圈主能越来越多,但现实是,这里仍然是大 V 们的天下。

可一年后,当知识市场又出现了新的变现试验,这些大 V 们又会去往何方呢?

继续阅读
评论  1  访客  1
    • 天下石磨豆浆机 4

      小密圈没有发现功能来供用户发现新的圈子。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